8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的两张罚单,将永安财险推至公众视野。其聊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21万元,时任总经理焦宪忠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济南中心支公司同期因同类违规被罚11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张彦平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同一日两家分支机构因同一事由受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保险行业基层机构在多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与治理漏洞。 阅读量:12291
2025年8月第一周,三家银行收到监管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3570万元,折射出银行业合规管理仍存短板。其中,上海银行单家被罚3254.8万元(含没收违法所得),占总金额的91%,其总行及分支机构同时曝出多领域违规问题,引发业内对系统性合规风险的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密集出手,既体现监管层对 "穿透式" 监管的坚持,也凸显 "双罚制" 在压实机构与个人责任方面的强化应用。 阅读量:13097
中国金融网公布的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网上举报信箱日前收到港股上市公司河北东光化工有限公司股东、前高管孙毅实名举报董事长王治河的材料,举报内容主要涉嫌虚开发票、虚假披露财务信息等诸多违法问题。经查,沧州市2020年对人大代表王治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王治河至今逍遥法外。
爆料事项:本人宋林生在2020年4月份,在广东八块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人员胡小明诱导下,向东莞银行申请了装修信贷授信是31万,实际放款21.7万分两次放款。贷款前八块钱网平台人员胡小明欺骗本人宣传东莞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到3里诱导我贷款,本人误以为利率是3里前提下还贷了2年多,直到因为疫情和家庭变故逾期多次申请个性化分期被拒,东莞银行恶意申请仲裁,收到仲裁委寄的合同发现实际年化利率为6.8%,月利息约5.67里,接近胡小明虚假宣传的2倍利率,东莞银行未告知本人任何合同内容,包括年化和月利率等剥夺了本人对合同的的知情权。
近期发生多起冒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诈骗分子通过快递邮寄伪造文件,诱骗受害人扫描二维码,以金融平台退款的名义实施诈骗。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诈骗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三类养老诈骗陷阱。
一、同济堂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17号)。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系统性造假的典型案例。2016至2019年,同济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虚构销售及采购业务、虚增销售及管理费用、伪造银行回单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211.21亿元、利润28.16亿元。本案表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严重破坏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秩序,侵蚀市场诚信基础,监管部门必将予以严厉打击。
当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下简称房贷)提前还贷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存在部分借款人因不明情况盲目跟风、被不法分子误导欺骗违规使用经营贷“提前还房贷”,被收取高额中介服务费和资金过桥费用等风险隐患。在此,海南银保监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使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黑猫投诉网显示,诸多网友投诉锡商银行与多家年化利率逼近36%的助贷平台合作,其中包括:易速借贷、小花钱包、51人品贷、万达普惠、时光分期、小赢卡贷、洋钱罐等。被投诉内容多为合作的主贷平台利息畸高以及无法提前还款等。其中,易速借贷涉暴力催收。无锡锡商银行是江苏省第二家民营银行。
一直以来,不少企业或机构都希望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但受限于相关牌照的高门槛。于是,一条通过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曲线“放贷”的路径悄然形成。随之而来的,是费用收取标准不清、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买卖、暴力催收等不规范现象。近日,北京、深圳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对这些乱象展开调查和整治。中国金融网影像中心
近期,银保监会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上述诈骗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损害监管机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发现此类涉嫌诈骗犯罪线索,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
近日,银保监会公开第五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中小银行成重灾区。此次向社会公开的第五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共计43名,包括15位自然人和28家法人。其中,地方中小银行股东占比近八成,涉及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南、贵州等多个地区的农商行及村镇银行。 中国金融网影像中心
2022-金融乱象举报、监测实时报告十一 要切断黑色保险产业链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的一则“保险黑产”犯罪案显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高层与同伙通过非法收集投保人信息,诱骗客户退保后购买新保单,将新保单“挂单”在新进保险业务员账号下,以此骗取新业务员的训练津贴、增员奖,直接涉及保单3000余张、保单金额达1000余万元。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书显示,浦发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产品管理处产品经理张某东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205.371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10万元。上述案件还牵扯天风证券、天弘基金、中信建投证券。